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2024年连线两周年 一千多个日夜 海油人用奋斗续写荣光-pg电子游戏平台

一千多个日夜 海油人用奋斗续写荣光
——记者重访“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见闻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已经安全生产超过一千天。

鼎立南海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工作生活在这座“明星”气田的海洋石油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诚挚问候一线海洋石油工人,并作出重要指示。

2024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两周年前夕,记者踏上重访“深海一号”之路,见证南海之上,海油人为国“加油争气”的动人身影,感悟海天之间日新月异背后的奋斗故事。

“明星”气田大变样

重访记忆中的“深海一号”,从熟悉的三亚南航直升机场开始。直升机“切”开南海上空的云朵,经历86海里的颠簸,我们与满眼的湛蓝再次相遇。

熟悉的一切从机舱门打开的瞬间开始变得“陌生”。

“怎么感觉比投产时候安静了许多”“这火炬臂顶端的火苗看着好小”“生活楼之前是从这儿进吗”……

“怎么样!还认得不?”平台总监宋金龙站在接机室门口,一边迎接着每一位倒班上平台的同事,一边和记者打趣道。

2022年底,宋金龙正式接过“深海一号”平台总监的接力棒。眼前这位印象中幽默的东北维修监督,鬓角添了些白发,眼神比以往更为坚毅。

我们跟着他去现场巡检,看到脚下的“机器岛”在海油人日复一日的精心维护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现场噪声小了——得益于生产流程的改造优化,平台能耗降低,关键设备透平发电机从原来两用一备转为一用两备。就连下部船体内也一改之前的闷热聒噪,通风凉爽,散发着静谧的工业美。

火炬臂几乎无可见明火——通过开展火炬气回收处理,平台每日排放的废气量从两年前的0.75万立方米/天降低到现在0.3万立方米/天,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了天然气的供应总量。

生活楼也变大了——平台南侧延伸出六块钢板,每层都扩建出60平方米,大家有了更多的办公居住空间,技能训练工作室、乒乓球案、读书室一应俱全。

气田的生产稳了——截至今年2月,“深海一号”大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70亿立方米,产油超70万立方米。

我们来到平台甲板东南角。两年前的那个午后,宋金龙就是在这里和20个兄弟一起,通过微波传输的实时信号画面,聆听着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就在这一隅,扩建的生活楼、新建的二期工程配电间、一套套新设备沐浴着阳光“生长”起来。

“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随着“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自主研发制造的发电机、采气树加装被提上日程,气田大型作业计划已经排到了后年。

“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咱们中国人自己造的设备,要用好!”宋金龙大手一挥,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等你们明年再来,这里都会被填满!”

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经历过“深海一号”生产准备建设阶段的海油人都会向记者分享一个类似的感受,大家料到这个气田会备受关注,但谁也没承想会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外界目光鞭策着每个人向上向前,不少昔日投产时并肩作战的兄弟已经奔赴新的岗位或海域,迎接新的阶段和挑战。如今的“深海一号”作业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1岁,转岗而来的90后中坚力量和00后新员工开始独当一面。

这是贾红明来到“深海一号”安全监督岗位的第一个海班。

每周六下午六点半,平台的安全周会时间。贾红明和安全助理陈伟来到同时承担着会议室功能的员工餐厅,面容带着几分严肃。

第一项议程,由陈伟回顾上周现场管理和安全检查状况,直言不讳地点名不按规定操作的作业人员。安全警示是每个平台都会做的事,但让记者颇感意外的是,被点名的人竟从座位上主动站起来,分享自己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会不会有点上纲上线?陈伟给出的答案是“不会”。从效果来看,自从这样的制度实施以来,同样的错误还未在同一个人身上再次发生,“加上播放警示片和互动提问,我们给这种教育起了个外号,叫‘震撼教育’。”陈伟说。

从回顾上周风险点到安全督导员汇报、安全案例分享,再到风险提示宣贯、布置安全“微考试”,一堂充盈的安全会让我们感受到,“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在“深海一号”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正在进行的模式变革——安全管理,是一场人人都有话语权的生动实践。

在平台各处,记者时不时能看到两种二维码:一种是“微考试”二维码,一种是bso(行为安全观察)填报二维码。“深海一号”正把安全教育演化成日常行动,员工举起手机就能参与安全学习和安全管理。一周一换的题库、周考月考的制度逐渐在员工中掀起一股比拼热潮;供全体员工记录不安全行为的bso填报制度在升级为二维码填报系统后,覆盖范围扩大到包括访客的全体成员,安全管理落实得更为彻底……

“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我们‘深海一号’是标杆平台,如果安全上出问题了,之前所有的荣誉都会清零。”陈伟目光坚定地说。在这里,“人防、物防、技防、事防”融为一体,安全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值得期待的二期工程

“深海一号”能源站向西大约90海里,平均水深从1500米骤减到100米,我国首个海上气田——崖城13-1气田正经历着投产28年来的一次重要蜕变。

今年3月初,随着最后一个模块吊装就位,“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海上安装作业全部完成,栈桥将这座崭新的平台与崖城13-1气田现有上部平台设施连接,我国南部海域首个“四星连珠”海上天然气田生产集群由此建成。

更大的考验在海面之下。“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采用水下生产系统回接固定平台的开发模式,来自千米水深的天然气将通过100多公里的海底管道来到综合处理平台,依托崖城13-1气田现有生产设施完成部分处理工作,外输至下游用户。

记者一行抵达崖城13-1平台时,现场正在进行管线更换、设备换新等一系列适应性改造工作。状态像极了当年“深海一号”投产前——pob(平台限定人数)逼近上限,不同工种的生产人员、工程人员、承包商分布在各个角落,饭点要分批去食堂……

工程建设现场代表胡浩对这种节奏再熟悉不过。2021年“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投产前夕,由于pob紧张,时任平台动力班组长的胡浩完成投产前的电力系统各项调试工作后就倒班下了平台,没能和同事一起亲历气田投产的盛大时刻;无独有偶,2022年4月10日总书记连线“深海一号”的时候,他也正巧在陆地海休。

这些遗憾很少被胡浩提起。在他看来,虽然没有身处现场,但看着《新闻联播》里同事的身影,想着大家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与有荣焉。

2023年4月,胡浩迎来一个转岗机会,思量再三,他决定切换赛道投入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项目建设中,成为一名工程建设者。

作为一个具备生产思维的建造工作者,每经过一个现场关键设备,胡浩都会习惯性对标“深海一号”的同类情况。“这套mru系统(乙二醇回收系统)是不是看着和‘深海一号’很像?我们在一期基础上做了改良。”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深海一号”二期项目投产后,整个气田的高峰年产量将提升近50%。

“我们想把它建得更好、更完美一些。”

内部信息,不得截图和转发。

附件 (0)

返回
一千多个日夜 海油人用奋斗续写荣光
——记者重访“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见闻
阅读次数: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已经安全生产超过一千天。

鼎立南海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工作生活在这座“明星”气田的海洋石油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诚挚问候一线海洋石油工人,并作出重要指示。

2024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两周年前夕,记者踏上重访“深海一号”之路,见证南海之上,海油人为国“加油争气”的动人身影,感悟海天之间日新月异背后的奋斗故事。

“明星”气田大变样

重访记忆中的“深海一号”,从熟悉的三亚南航直升机场开始。直升机“切”开南海上空的云朵,经历86海里的颠簸,我们与满眼的湛蓝再次相遇。

熟悉的一切从机舱门打开的瞬间开始变得“陌生”。

“怎么感觉比投产时候安静了许多”“这火炬臂顶端的火苗看着好小”“生活楼之前是从这儿进吗”……

“怎么样!还认得不?”平台总监宋金龙站在接机室门口,一边迎接着每一位倒班上平台的同事,一边和记者打趣道。

2022年底,宋金龙正式接过“深海一号”平台总监的接力棒。眼前这位印象中幽默的东北维修监督,鬓角添了些白发,眼神比以往更为坚毅。

我们跟着他去现场巡检,看到脚下的“机器岛”在海油人日复一日的精心维护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现场噪声小了——得益于生产流程的改造优化,平台能耗降低,关键设备透平发电机从原来两用一备转为一用两备。就连下部船体内也一改之前的闷热聒噪,通风凉爽,散发着静谧的工业美。

火炬臂几乎无可见明火——通过开展火炬气回收处理,平台每日排放的废气量从两年前的0.75万立方米/天降低到现在0.3万立方米/天,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了天然气的供应总量。

生活楼也变大了——平台南侧延伸出六块钢板,每层都扩建出60平方米,大家有了更多的办公居住空间,技能训练工作室、乒乓球案、读书室一应俱全。

气田的生产稳了——截至今年2月,“深海一号”大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70亿立方米,产油超70万立方米。

我们来到平台甲板东南角。两年前的那个午后,宋金龙就是在这里和20个兄弟一起,通过微波传输的实时信号画面,聆听着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就在这一隅,扩建的生活楼、新建的二期工程配电间、一套套新设备沐浴着阳光“生长”起来。

“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随着“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自主研发制造的发电机、采气树加装被提上日程,气田大型作业计划已经排到了后年。

“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咱们中国人自己造的设备,要用好!”宋金龙大手一挥,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等你们明年再来,这里都会被填满!”

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经历过“深海一号”生产准备建设阶段的海油人都会向记者分享一个类似的感受,大家料到这个气田会备受关注,但谁也没承想会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外界目光鞭策着每个人向上向前,不少昔日投产时并肩作战的兄弟已经奔赴新的岗位或海域,迎接新的阶段和挑战。如今的“深海一号”作业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1岁,转岗而来的90后中坚力量和00后新员工开始独当一面。

这是贾红明来到“深海一号”安全监督岗位的第一个海班。

每周六下午六点半,平台的安全周会时间。贾红明和安全助理陈伟来到同时承担着会议室功能的员工餐厅,面容带着几分严肃。

第一项议程,由陈伟回顾上周现场管理和安全检查状况,直言不讳地点名不按规定操作的作业人员。安全警示是每个平台都会做的事,但让记者颇感意外的是,被点名的人竟从座位上主动站起来,分享自己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会不会有点上纲上线?陈伟给出的答案是“不会”。从效果来看,自从这样的制度实施以来,同样的错误还未在同一个人身上再次发生,“加上播放警示片和互动提问,我们给这种教育起了个外号,叫‘震撼教育’。”陈伟说。

从回顾上周风险点到安全督导员汇报、安全案例分享,再到风险提示宣贯、布置安全“微考试”,一堂充盈的安全会让我们感受到,“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在“深海一号”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正在进行的模式变革——安全管理,是一场人人都有话语权的生动实践。

在平台各处,记者时不时能看到两种二维码:一种是“微考试”二维码,一种是bso(行为安全观察)填报二维码。“深海一号”正把安全教育演化成日常行动,员工举起手机就能参与安全学习和安全管理。一周一换的题库、周考月考的制度逐渐在员工中掀起一股比拼热潮;供全体员工记录不安全行为的bso填报制度在升级为二维码填报系统后,覆盖范围扩大到包括访客的全体成员,安全管理落实得更为彻底……

“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我们‘深海一号’是标杆平台,如果安全上出问题了,之前所有的荣誉都会清零。”陈伟目光坚定地说。在这里,“人防、物防、技防、事防”融为一体,安全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值得期待的二期工程

“深海一号”能源站向西大约90海里,平均水深从1500米骤减到100米,我国首个海上气田——崖城13-1气田正经历着投产28年来的一次重要蜕变。

今年3月初,随着最后一个模块吊装就位,“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海上安装作业全部完成,栈桥将这座崭新的平台与崖城13-1气田现有上部平台设施连接,我国南部海域首个“四星连珠”海上天然气田生产集群由此建成。

更大的考验在海面之下。“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采用水下生产系统回接固定平台的开发模式,来自千米水深的天然气将通过100多公里的海底管道来到综合处理平台,依托崖城13-1气田现有生产设施完成部分处理工作,外输至下游用户。

记者一行抵达崖城13-1平台时,现场正在进行管线更换、设备换新等一系列适应性改造工作。状态像极了当年“深海一号”投产前——pob(平台限定人数)逼近上限,不同工种的生产人员、工程人员、承包商分布在各个角落,饭点要分批去食堂……

工程建设现场代表胡浩对这种节奏再熟悉不过。2021年“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投产前夕,由于pob紧张,时任平台动力班组长的胡浩完成投产前的电力系统各项调试工作后就倒班下了平台,没能和同事一起亲历气田投产的盛大时刻;无独有偶,2022年4月10日总书记连线“深海一号”的时候,他也正巧在陆地海休。

这些遗憾很少被胡浩提起。在他看来,虽然没有身处现场,但看着《新闻联播》里同事的身影,想着大家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与有荣焉。

2023年4月,胡浩迎来一个转岗机会,思量再三,他决定切换赛道投入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项目建设中,成为一名工程建设者。

作为一个具备生产思维的建造工作者,每经过一个现场关键设备,胡浩都会习惯性对标“深海一号”的同类情况。“这套mru系统(乙二醇回收系统)是不是看着和‘深海一号’很像?我们在一期基础上做了改良。”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深海一号”二期项目投产后,整个气田的高峰年产量将提升近50%。

“我们想把它建得更好、更完美一些。”

网站地图